第24集《杯溪向海》

杯溪是霞浦境内最大的溪流,它发源于柏洋乡塔后村,由北向南流经大小几十处村落,最后至盐田乡政府所在地奔向三都澳,汇入东海。杯溪哺育了沿岸众多的百姓。杯溪流域的村民,世代捕捞鲜美的鱼虾鳗蟹,沿溪开垦肥沃的土地,种植竹林、茶树、柿子、李子等经济作物。更重要的是,杯溪是他们走出大山、奔向大海的重要通道。
当地人借助杯溪往返内陆山区和沿海地区,靠的是他们就地取材制作的一种交通工具——竹排。竹排制作过程复杂且考究,其中最关键的是烧排头这道工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高温处理,竹排的头部才能高高翘起,像飞鸟一般。
2011年,霞浦县文物部门在杯溪流域的柏洋乡、崇儒乡境内,先后发现了20多处不同朝代的古窑址。其中包括北宋青瓷、南宋龙泉窑系青瓷、明代早期青花、清代青花和民国青花等。经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陶瓷专家鉴定,宋代杯溪流域生产的陶瓷,大部分为民间外销瓷,且品种多样丰富。
1958年,国营霞浦县瓷器厂在盐田成立。在瓷器厂旧址的后山,有一排排建筑材料十分特别的房子,建房的砖是用黏土烧的,院墙是盆盆罐罐搭起的,处处保留着烧瓷留下的烙印。
上村位于杯溪与霞浦倒流溪的交汇处。两溪环绕,犹如冠带环抱,使村庄腹地恰似樱桃,故而上村又有桃地之称。村落以一条横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骨架,构成东西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布局。
早在唐初,上村就有阮姓先民居住,后又有薛、汤、苏、郑等14个姓氏的家族迁居于此,繁衍生息,逐渐发展为杯溪流域人口最多的村落。上村现有清代民居26座,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
宋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在此开设官渡,以木帆船载客往返省际官路盐田至宁德(蕉城)飞泉(飞鸾)间,这是福温官道中最重要的水上通道。来往客人和货物,必须顺应潮汐确定搭船时间,错过了潮汐就得过夜,所以官府在此设立了驿站和公馆。
从宋代开始,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域。当时,古渡附近的盐田港是这里最大的口岸,来自各地的货物,在这里集散,进而销往四面八方。《霞浦县志》记载:“盐田港,港流极曲,凡西乡梅溪以上溪水,俱由此入海,即西乡之土产,亦无不从此出口也。”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都曾驻足盐田海岸,抚今追昔。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四川省犍为县人李拔(1713-1775年),从湖北宜昌知府的任上,调任福宁知府。他在盐田渡口吟咏并书刻了一首题为《盐田待渡》的七绝诗:
十载邀游控海山,风帆高挂水云间。
盐田待渡情无限,天汉乘槎兴未阑。
当年,福宁知府李拔在盐田渡口发出的感慨,至今依然凝固在青石上。而奔腾不息的杯溪水,依旧从霞浦之北的崇山峻岭中,一路南下,奔向浩瀚的东海,在新的“海丝”之路,唱响温麻古邑千年的船歌。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推荐样音
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

关注【客服微信】
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成功
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
你也可以注册,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在线接单配音。(7 X 24小时主播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