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友兰》第十一期解说词
立德树人志不渝
——记友兰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冯冬生
初春三月,万物复苏,蔚汾两岸,绿意渐浓。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冲锋号”嘹亮吹响。“强国必先强教”,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教育确定了崭新的坐标。
友兰中学,春风劲吹,千帆竞发,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继续优化提升高一、高二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并组织高三全体师生全力迎战2016年高考。
2016年3月14日,我们兴县电视台《风华友兰》栏目组,再次走进友兰中学校园。我注意到,友兰中学办公大楼、各教学楼门口和走廊内、学生公寓门口,到处悬挂着育人标语、名言警句、德育和励志楹联。每到一处,我都深深地感到浓郁的书香和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
“情满于书山,岂可一息停步;意溢于学海,总须万丈豪情。”这副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楹联悬挂于一号教学楼走廊入口处。我又拾级而上,在三楼走廊入口,另一副德育励志楹联让我浮想联翩:“身在友兰,当视松竹梅兰为友;心沐师德,自以品学才德为师”。这一副副遵循育人规律、体现德育理念、弘扬中华文化、彰显友兰特色的楹联,成为友兰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推出片名:立德树人志不渝——记友兰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冯冬生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其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追求的并不是优厚的薪资待遇,而是年轻的友兰中学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氛围和我热爱教育事业的理想和‘冲动’”。这是友兰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冯冬生接受兴县电视台采访时所说过的话。冯冬生副校长在分管学校德育教育和安全工作的同时,长期坚持工作在课堂教学第一线,始终坚持把教学和教研放在首位,并因此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冯冬生,男,45岁,山西柳林县人。1995年山西师范大学毕业,2011年应聘于友兰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兴县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现任友兰中学副校长,分管德育教育和安全工作。
早在1997年,冯老师就荣获“柳林县优秀教师”称号。2002年被评为“吕梁地区第六届教学能手”,2005年又被评为“山西省第六届教学能手”。2006年,被吕梁市教育局聘为首批学科组专家成员。2007年被柳林县评为“柳林县十大杰出青年”。2012年被吕梁市教育局评为“三晋名师”,2013年出席省城颁奖大会。
冯老师现担任高一1504班地理教师。他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本,积极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他认为,“传统地理课堂,多半是满堂灌,学生大多被动接受,互动不足。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奋笔疾书,学生有时在台下昏昏欲睡。学生苦,老师也苦。”为此,他坚持把教学和课改放在首位,形成“以情动人、以德育人、师生互动、以智启人”的教学方法,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冯老师在教室外等待学生】
【冯老师走进教室和同学们互相问候】
【同期:冯老师讲一段地理课】
课堂上,冯老师不时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交流。他凭借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经验、出色的演讲水平,在友兰中学三尺讲台上演绎了无数精彩,让无数学子为之倾倒。
【同期:冯老师讲地理课】
这堂课,冯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世界地理知识。他把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写出他们心中的十个国家,然后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国名。冯老师向同学们提问这些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所拥有的区位优势,请同学们一一回答。
【同期:冯老师介绍俄罗斯】
【同期:几位同学争先应答】
【同期:冯老师说出日本】
【同期:同学们应答】
冯老师以启智善导、互动交流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深入浅出的授课技巧,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这种师生互动交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引导着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殿堂里自由翱翔。
冯老师带着1504班全体同学,来到地理实验室,认真给同学们讲解。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是友兰中学现代化教育的又一特色。在课间休息间隙,兴县电视台《风华友兰》栏目记者孟瑶来到1504班,对几位同学进行了现场采访。
主持人:观众朋友,现在是课间休息时间,我们栏目组现在来到冯老师所在的班级1504班。孩子们眼中的冯老师是什么样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去了解一下。
主持人:你眼中的冯老师是什么样的。
女同学答
主持人:你眼中的冯老师是什么样的。
男同学答
【采访老师,主持人:老师您好,我们是兴县电视台《风华友兰》栏目组,能不能谈谈你眼中的冯校长是什么样的?】
【老师同期】
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兴教,这是友兰中学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2013年4月21日,友兰中学地理教研组一行11人,在副校长冯冬生的带领下来到兴县黑茶山麓,对湫水河源头进行考察探源,这在兴县教育史上尚属首次。
湫水河,古称临水,是流淌于兴、临两县的一脉生命之水。它发源于黑茶山麓、兴县东会乡大坪头村的大山脚下,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兴县东会全境,经阳坡水库、临县白文、城庄、临县城、三交等12个乡镇、80个自然村,经碛口流入黄河,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支流。全长122公里,流域面积1989平方公里。
友兰中学地理教研组一行,还对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生长情况和人文地理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为黑茶山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们还来到“四·八烈士纪念馆”,瞻仰和缅怀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学问之根苦,学问之果甜”。冯老师从教20多年来,从一位普通的中学地理教师成长为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吕梁市教育局学科专家组成员,三晋名师等。记者有幸采访了正在友兰中学讲学的外聘专家组成员、我省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张凤年校长,听他讲述对冯冬生副校长教学与管理工作的一些看法。
主持人:张校长,您好!作为我省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您对友兰中学冯校长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有什么见解?
【同期:张校长谈冯老师】
傍晚时分,《风华友兰》栏目组一行,又来到友兰中学教师公寓,冯冬生老师的家里。他利用休息时间,和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节目。这时,正在珠海读大学的女儿,发来视频和冯老师交流,冯老师询问了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冯老师对女儿的学习生活表示满意。冯老师的儿子冯涛,正在兴县城镇小学六年级读书。我们发现,墙上贴满了儿子获得的奖状和荣誉证书。采访中,我们得知,冯涛是城镇小学六年级三班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二天,我们抱着好奇的心理,来到城镇小学冯涛所在的班级,见到了他的老师,并听他讲述了冯老师教育儿子的故事。
【老师同期:讲述冯老师对儿子的培养】
“壮志在胸,还应走好足下路;青天逞愿,不忘扎牢地上根。”这副贴在友兰中学南教学楼出口处的楹联,同时也是冯冬生副校长扎根友兰、投身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真实写照。俗话说的好,“山高自有行路客,水深自有渡船人”。冯冬生副校长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影响着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他对友兰中学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为了让友兰高中教育再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他与裴章生校长携手奋进,不断创新友兰中学的办学理念。友兰中学,定会以优异的成绩为兴县父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推荐样音
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

关注【客服微信】
听最新案例,新客礼包等你拿!
提交成功
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
你也可以注册,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在线接单配音。(7 X 24小时主播接单)